1. 日本最大轮船
丰田
丰田,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全球最赚钱的汽车集团,但却不是日本最早的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日文全称“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丰田集团”则包括了整车关联企业大发、日野和零部件企业电装和爱信等。
“丰田”的品牌“TOYOTA”来源于丰田家族的名字,但并不完全相同。
丰田集团的创始人叫丰田佐吉(Toyoda Sakichi),他在1890年发明了木制人力织机,并于1896年发明了日本第一台动力织机。1920年代,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经过对欧美的考察,决定进行汽车的研发工作。1933年,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设立了汽车部,开始制造汽车。1935年,丰田研制出G1型卡车。
1936年,丰田研制出AA型轿车后征集品牌名称,比较受欢迎的是“丰田”的日本片假名“ト(to)ヨ(yo)ダ(da),TOYODA”,但为了与丰田家族有区分,最后采用了“ト(to)ヨ(yo)タ(ta),TOYOTA”作为商标名称。1937年8月,汽车部从丰田自动织机独立,成为丰田汽车工业公司。
1982年,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mpany)与丰田汽车销售公司(Toyota Motor Sales)合并,成为现在的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本田
本田是日本汽车工业的后起之秀,最初是因摩托车名扬世界,现在则已经进军飞机制造业。
本田公司,日文全称“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英文名“Honda Motor Co., Ltd.”。
本田的名字来源于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Soichiro Honda)。
1934年,本田宗一郎创建了东海精机。二战期间,丰田公司获得了东海40%的股权。二战结束后,本田宗一郎将东海的股份都卖给了丰田。1946年,他又成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
当时,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利用二战后留下来的为无线电发电用的小型马达,改装到自行车上,使自行车有了辅助的动力。这种发动机可以很容易的被安装到自行车上,因此大受欢迎。这也是第一个用“Honda”命名的产品。
1948年,本田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在继续生产自行车辅助发动机的同时,也开始生产摩托车。1949年,本田技术研究所被合并到了本田技研工业。同年,本田首款跨骑式摩托车“梦想号”诞生。到1964年本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
直到1963年,本田才开始涉足汽车制造,并迅速成为日本三大汽车巨头之一。
日产
日产集团曾经是日本大型财阀之一,“日产”是“日本产业”的简写。
日产汽车公司,日文全称“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NISSAN MOTOR CO.,LTD.”。
日产汽车的前身,是由桥本增治郎1911年建立的“快进社自动车工场”。该公司1914年推出了一款名叫“DAT”的新车,以公司的三位投资人田健次郎(Kenjiro Den)、青山禄郎(Rokuro Aoyama)和竹内明太郎(Meitaro Takeuchi)名字的一个字母定名。该公司后来更名为“DAT自动车株式会社”。1919年,美国工程师William R. Gorham在日本开发出三轮汽车,并在大阪成立了“实用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1926年,实用与DAT合并为DAT Jidosha Seizo Co., Ltd。
1928年,鲇川义介创立了名为日本产业株式会社(Nihon Sangyo)的控股公司,后来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名字缩写为“Nissan”。Nissan财阀当时控制了包括日立、户畑铸物在内的一大批重要企业,在二战期间是日本第四大财阀。
1931年,DAT成为鲇川义介旗下户畑铸物的子公司。1931年,一款不需要驾照的排量小于500CC的轿车“DAT SON”诞生,意思就是“DAT的儿子”,后来成为著名的“达特桑”品牌。因为“SON”在日文里有“损失”的意思,于是1932年“DAT SON”更名为“DAT SUN”。
1933年底,鲇川义介成立了由日本产业和户畑铸物设立的“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Jidosha-Seizo Co., Ltd. ,英文名为: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后来成为五十铃汽车公司。
1934年,鲇川义介将户畑铸物的汽车业务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不过,股东们并不看好汽车业前景。于是,鲇川义介将股东的股份收购,将日产自动车变成Nissan财阀的全资子公司。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鲇川义介将重心转向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11月,日产汽车的卡车部门搬到了长春。1944年,日产汽车更名为“日产重工业”。二战结束后,直到1949年,日产汽车才改回原名“日产自动车”。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日产汽车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达特桑”轿车。直到1981年,日产公司才在汽车上全面使用“Nissan”作为标志。不过,到2012年,日产公司又重新启用了“达特桑”品牌。
至于为什么日产汽车很早之前的中文被称作“尼桑”,恐怕与改革开放之初进口车时使用了“Nissan”的音译有关。当时的广告都叫做“尼桑”汽车。
目前,日产与法国雷诺、三菱汽车组成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铃木
尽管铃木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却是日本第四大汽车公司。
铃木公司,日文全称“スズキ株式会社”,英文名“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铃木公司的名称来自创始人铃木道雄(Michio Suzuki)。
1909年,铃木道雄在日本静冈创立了铃木式织机制作所。1920年,铃木式织机株式会社成立。1937年的时候,铃木已经开始准备生产汽车,不过因为二战开始而搁浅。
战后,铃木开始了摩托车的生产,并在1954年将公司更名为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Suzuki Motor Co., Ltd.)。随后开始了汽车的生产。1990年,更名为现在的铃木株式会社。
马自达
“马自达”应该是“Mazda”的音译。在香港地区,“Mazda”被叫做“万事得”。
马自达公司,日文全称“マツダ株式会社”,英文名“Mazda Motor Corporation”。
马自达的创始人叫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1920年,他在日本广岛创立了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初期以生产酒瓶用的软木塞为主要业务。1931年,松田重次郎将事业触角伸展到汽车。1931年第一辆量产的三轮卡车,被命名为Mazda。
Mazda这个名称除了纪念创办人松田(Matsuda),同时也象征着西亚的智慧与和谐之神“阿胡拉马自达(Ahura Mazda)”。不过,当时马自达卡车是通过三菱商事公司进行销售的,直到1936年,马自达标记才出现在卡车上。
1958年,马自达推出了四轮卡车。1960年,马自达开始推出轿车。1984年,公司更名为现在使用的Mazda Motor Corporation.。马自达的logo也经过了多次的变化。1997年确定的LOGO一直沿用至今。
斯巴鲁
斯巴鲁公司,日文全称“株式会社SUBARU”,英文名“SUBARU CORPORATION”。现在的公司名是从2017年4月1日开始使用的,此前叫“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简称“富士重工业”或“富士重工”。
富士产业的前身是1917年由中岛知久平创立的“飞行机研究所”,专门从事各类飞机的设计研发,同时制造当时非常流行的双翼机。1931年,更名为“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1945年,又更名为“富士产业株式会社”。二战后的1950年,富士产业被拆分为12家公司。
1953年,富士产业被拆分公司中的富士工业、富士自动车、大宫富士工业、宇都宫车辆以及东京富士产业等五家公司投资组成富士重工,主要业务集中在飞机制造、销售和维护。1955年,这五个投资公司与富士重工合并。
富士重工的领导人当时启动了汽车生产计划,并将汽车品牌命名为“SUBARU(斯巴鲁)”。SUBARU是金牛星座中的一个星团,在它的群星之中,有六颗星星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而富士重工恰好又是由六个公司合并而组建的,所以“斯巴鲁”的LOGO图案是由一颗大星星和五颗小星星组成的六颗星。
1958年,富士重工发布了“SUBARU 360”。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根据一项计划致力于小型汽车的研发,这项计划要求生产政府所倡导的“大众化汽车“。富士重工开发出四座四轮微型汽车SUBARU 360,从而击败了其它的制造商,也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1966年和1972年,斯巴鲁分别研发出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两项独特的汽车技术,从而在全球汽车界独树一帜。
2017年4月,为纪念创业100周年,富士重工把公司名称改为“斯巴鲁”(SUBARU CORPORATION),把名称统一为在国内外都有知名度的汽车名,进一步提升品牌力。
三菱汽车
三菱汽车,日文全称“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英文名“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三菱汽车,是日本三菱集团的关联企业之一,三菱汽车的LOGO也沿用了三菱集团企业的标识。
三菱始创于1870年,并于1873年改称三菱商会。1917年,三菱造船开始生产汽车。1932年,推出扶桑巴士。1934年,三菱造船等几家公司合并为三菱重工,生产飞机、轮船、火车车厢等产品。当时开发的汽车业被用于军事用途。二战之后的1950年,三菱重工被拆分为三家公司,但在1964年又重新合并。1960年,新三菱重工推出了“三菱500”轿车。
随着汽车业务的不断增长,三菱重工决定成立单独的汽车业务部门。1970年,“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成立,当时是三菱重工的子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菱汽车经历了很多的坎坷。目前,日产汽车是三菱汽车最大的股东,三菱汽车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一员。
五十铃
五十铃和日野,原本同属于一家汽车公司,他们也是目前日本最重要的两家商用车制造商。
五十铃公司,日文全称“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Isuzu Motors Limited”。
日野公司,日文全称“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Hino Motors, Ltd.”。
五十铃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前身是于1916年成立的东京石川岛造船所。1918年,与Wolseley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于1922年生产出日本第一辆轿车。1933年,石川岛造船所的汽车部门与日产的前身DAT合并,成为“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
1934年,“五十铃”商标诞生,取自日本伊势神宫(ISE Shrine)地区的“五十铃河”( ISUZU River)。“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成立了一个专门研发柴油发动机的部门,开发出了日本第一台空冷柴油发动机,并于1936年开始生产。
1937年,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和东京瓦斯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的汽车部门整合为“东京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1941年,公司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唯一一家可以生产柴油车的汽车制造商,同时丰田和日产被认定为生产汽油车的汽车制造商。公司也更名为“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Diesel Motor Industry Co., Ltd.) 。之后,公司在日野市(Hino-shi)成立了“日野制造所”,并于1942年独立为新公司“日野重工业”。日野后来去掉了重工业,称为日野工业。1948年,公司又改名为日野柴油工业株式会社。
二战结束后的1949年,“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五十铃汽车公司”。因只生产柴油车,也被称为“柴油五十铃”。
1959年,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1999年,日野与丰田合作开发小型卡车,公司更名为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2001年,日野成为丰田子公司。
2. 日本最大游轮
作为世界造船业最后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大型邮轮被誉为船舶工业建造水平最高的船型,目前,全球仅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和日本等国家完成建造并成功交付。实现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是中国几代造船人孜孜以求的蔚蓝梦想。今天,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点火,正式掀开了摘取最后一颗“明珠”的蔚蓝征程。
3. 日本最大轮船是什么
答案是:带炮筒的轮船叫军舰。
众所周知,世界的构成是三山六水一分田。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多的是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制海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的航空母舰尽数被美军消灭,制海权被突出表现出来,所以各国都在发展航母。
4. 日本最大的邮轮码头
南沙邮轮母港项目位于南沙湾,项目岸线总长1600米,2017年7月正式开工,目前建设的一期工程岸线长770米,由中交城投负责建设。历时2年多,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及多方协调下,顺利完成了各个节点任务,为南沙邮轮码头提前试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沙邮轮码头是在拆除旧码头的基础上新建一个22.5万吨级邮轮泊位、一个10万吨级邮轮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码头岸线总长770米,呈顺岸布置。10万吨级邮轮泊位长325米,码头面标高5.2米,由4个墩台和3个梁板段组成;22.5万吨级邮轮泊位长445米,码头面标高5.2米,由1个墩台和7个梁板段组成;人行廊道建筑面积4788.88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建筑高度11.5米,建筑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车库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1层,建筑高度5.8米,建筑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
近年来,南沙加强邮轮事业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邮轮市场良性循环发展。之前,广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广州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提升邮轮产业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区级层面,我区已出台《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邮轮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具有创新、环保、安全三个特点。设置了“落户、办公用房、服务平台、特别贡献、航线、交通接驳、推广、保险、岸电服务和组织游客”等10个方面的促进发展旅游政策,针对对象包括邮轮公司、邮轮保险、旅行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邮轮巨头的目光。新国际邮轮母港的开港运营,将有力地推动了更多邮轮企业前来南沙探索开辟新航线,享受南沙邮轮政策红利。
据了解,随着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配套逐渐成熟,广州港南沙邮轮码头的航线及相关业务也将逐步转移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目前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已开通了发往中国香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航线9条,邮轮目的地共12个(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那霸、冲绳、宫古岛、八重山群岛,越南胡志明市、芽庄、岘港、下龙湾,菲律宾马尼拉、长滩岛、苏比克湾),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是国内东南亚航线最多的邮轮港口,邮轮产品多样化及差异化程度优于华东、华北港口。
据悉,歌诗达邮轮·新浪漫号是首次靠泊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目前11月的航线安排已经出炉,歌诗达邮轮·新浪漫号分别以日本冲绳、八重山诸岛、宫古岛以及越南岘港为目的地,开启四条航线。
5. 日本最大的船厂是什么
1. 克虏伯造船厂
现在德国最大的船厂是:
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集团,除了制造远洋商船,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常规潜艇制造商。Aker集团的MTW和Warnemuende船厂主要制造远洋商船、大型游轮J.J.Sietas 船厂主要制造集装箱船、滚装船、化学品船和特种船等。Meyer船厂主要船型是集装箱船、大型游轮、液化气船和内河船等。
2. 美国 造船厂
美国军用造船厂,主要有通用动力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这两家公司承担海军80%以上的舰艇建造任务,职工总人数占美国造船业总人数约为90%。
两家公司下属六大军用造船厂,分别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电船公司、英格尔斯公司、巴斯钢铁公司、阿冯达尔船厂、国家钢铁造船厂。
3. 美军造船厂
航母飞行甲板用钢一般要求屈服强度在850 MPa以上的特种钢材。美国的HY-100,HY-80这两个型号的钢,是制造航母或者造核潜艇最佳钢材。 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厂生产。 诺斯罗普.格鲁曼在全球防务商排行第三位,也是最大的雷达与军舰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在全世界100多个地区拥有工厂或办事机构和125400名职工,年收入为307亿美元。 诺斯罗普.格鲁曼下设8个业务部:电子系统,集成系统,使命系统,造船系统,纽斯波特船厂,信息技术部,空间技术部,技术服务部。
4. 苏比克造船厂
首先是种植业,东南亚是世界主要的大米产区和出口基地,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都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其中泰国是优质大米-泰国香米的产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泰国香米享有世界声誉,从种子到产地,生长条件等,泰国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东南亚地区农业比较发达,因此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其中最著名要属泰国卜蜂集团(国内叫正大集团),和新加坡丰益国际(国内叫益海嘉里)集团和印尼金光集团。丰益国际是世界五大粮商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食用油精炼企业,旗下拥有金龙鱼,香满园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2019年丰益国际营收达到426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6. 日本最大轮船在哪里
1、香港的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港口水域广阔,平均水深达12米,海底泥层亦没有淤泥阻塞,可同时容纳上50艘万吨级的大型远洋轮船。另外,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加上受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的群山所包围,形成港口四面环山,强风因而为山势所阻。港内又设有多个天然及人工的港湾与避风塘,足以让船只在平日甚至热带气旋来临时,免受风浪侵袭。此外,由于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只可自由进出。基于各项优秀条件,香港因而成为优良转口港。
2、日本横滨港
日本横滨港位于本州中部东京湾西岸,是日本最大海港。横滨港岸线长约40km,水深8~20m,水深港阔,很少受风浪影响。港区共计91个泊位,水深多在12m以内。此外有专用码头,水深达17m,可泊15万吨级大型散货船。每年约有8~9万艘船舶出入港口。出口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进口货物主要有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原料和粮食。年吞吐量为1.22亿t。
3、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位于马来半岛南面,扼马六甲海峡东口,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港口有6个港区,60多个泊位,水深在8~11m之间。由于地处赤道,终年可畅通无阻。年进出船只约4万艘,货物吞吐量1.88亿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