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去过神农山一日游

E邮轮网 2022-01-05 15:28 编辑:冉平 298阅读

沁阳神农山,也是太行山的组成部分。河南旅游基本是围绕太行山展开的。从南到北,依次济源王屋山---沁阳神农山---焦作云台山--辉县八里沟、万仙山---林州太行大峡谷等。鹤壁新区到神农山,大约200公里,一路高速,京珠高速到新乡转走长济高速,过沁阳,在沁阳和济源之间的“柏香”下高速,18公里就到。神农山总体来说,险峻有余,灵气不足。之所以说灵气不足,是因为这里水源不多,植被不是很好。还有就是,这里的山体岩石和其他几个地方也不一样,好像是一块一块的石头叠起来的一样,看着不结实,感觉不踏实。另一个特点就是,这里山顶有很多几千年的白皮松树,河南其他山上也不多见。这里门票60元,有点贵。上下两条索道,各30元。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1.旅游地理环境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大部分区域分布在黄河之南故称之谓“河南”。河南之地古属豫州,故简称“豫”。因其地处中华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誉。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面积167000 km2。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有9603万人。全省辖有17个地市、110个县市及48个市辖区。

(1)地貌

河南地处我国第一、二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带,地势西高而东低,山丘与平原分野明显。按照地貌类型单元可划分为豫北太行山地、豫西伏牛山区、豫南大别山地、豫中嵩箕山地和豫东黄淮海平原。境内地形最高点位于灵宝市的老鸦岔垴,海拔2413.8 m;最低处位于固始县白露河口,海拔仅20 m。境内水文网分属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黄河干流横贯中部,过境河道长711 km,流域面积3600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7%。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山太白顶,境内干流长340 km,流域面积8830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2.8%。发育在南阳盆地中的丹江、唐白河是汉江支流,属长江水系,省内流域面积2740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6.3%。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区属海河水系,省内流域面积1530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2%。

(2)气候

河南省气候温和,南北过渡特征明显,大致以淮河干流和伏牛山南坡为界,其南属亚热带,为湿润地区;其北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地区。两者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和70%。在自然景观上,伏牛山和淮河干流以南水田盈野、稻香鱼跃,一派江南风光,是河南省的“鱼米之乡”;而河南省北中部的广大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杂粮、棉花等,北国情意浓郁。由于地形的影响,即使在同一纬度带上,东西部也有差异。一般西部为山地,气温偏低,蒸发量较小,降水较丰富,适宜森林生长,分布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已建成的自然保护区有宝天曼、王屋山、鸡公山、石人山、连康山等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东部为平原区,地势平坦,阡陌相连,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交通

河南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具有承东启西、北接南连、维系四方的战略地位。铁路有京广、京九、焦枝和陇海、新石、宁西(建设中)等线路构成的三纵三横铁路网。公路除原有国道(9条)、省道(103条)和区道(500条)形成的交通体系外,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也正在形成,现已建成的有京珠、徐兰高速公路河南段,正在设计或建设之中的有许南、郑焦、洛平漯、漯周、安濮高速公路及宁西高速公路河南段工程。航空现已建成郑州、洛阳、南阳三座民用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有20余条,每周航班达100多个。

(4)电信

目前已全面完成18个地市交换程控化,进入本地电话网、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数字移动网和无线寻呼全面开通。全省电话装机总数(1997年)为3474294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8部。全省通邮乡镇2133个,邮路总长87554 km。

(5)旅游资源开发

河南省现已确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2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1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省级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6处、省级7处等等。位于太行山的有林滤山、王屋山、五龙口、云台山、青天河、八里沟、万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秦岭的有亚武山风景名胜区,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和石人山、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风景名胜区,嵩山、龙门风景名胜区,桐柏山、鸡公山风景名胜区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有许多“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名山大川及风景名胜等待着开发建设。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众多的古迹遗址和散布于青山秀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河南的旅游资源更显多姿多彩。它们不但使广大游客得到美的享受,又可增加历史文化知识。

2.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1)政府旅游产业政策

鉴于河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省政府在1998年7月颁布的豫政[1998]31号《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我省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乃至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九五”至2010年期间,省政府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我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旅游产业规模

1999年全省涉外星级饭店131家,其中三星级以上44家;旅行社20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7家;旅游车船公司24家;商贸等旅游服务企业180家;注册导游员1203人。旅游景点的建设步伐加快,如少林寺景区配套工程、汤阴岳飞庙、羑里城、安阳殷墟博物苑、济源五龙口景区、王屋山景区、郑州黄河大观、洛阳河洛文化村、开封清明上河图、三门峡虢国文化城、濮阳戚城景区等“八五”期间的十大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大部分已经完工。“九五”规划中的新郑黄帝故里旅游区,小浪底水库旅游工程,伏牛山自然风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一批省重点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实施之中。全省“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经济体系趋于完善,综合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已有十所大专院校三十多所中专、职专成立了旅游系或开设了旅游专业,已培养各种类型的旅游专门人才4000多人。

(3)旅游产业形象

根据资源优势,省旅游部门以“古、河、拳、根”四个字来塑造河南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相继推出的黄河之旅、寻根朝敬、古都巡游、功夫游等20条旅游线路,经过不断的推销和运作已经日臻成熟和完善。全省目前已有可供参观和游览的景点、项目有200多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9个;有12条旅游专线、89处景点列入国家级的旅游线路。

(4)旅游业的拉动作用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对外贸易、振兴地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如郑州市的少林武术节、洛阳的牡丹花会、信阳的茶叶节、济源的红果节等等。通过旅游活动举办经济技术洽谈会、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生产销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3.旅游业现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国家“八五”、“九五”期间,河南省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达82.9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分别达15.8%和47.2%;国内旅游人数超过1.2亿人次,回笼货币达1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1997年,当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人数26.44万人次,外汇收入9499.7万美元,(比1996年增长30.31%);接待国内游客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270亿元人民币,是“八五”期间五年总和的2.7倍。国际旅游创汇和国内旅游消费总额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6.8%。到1998年,全省国际游客人数和外汇收入两项指标,较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分别增长9.6和78.9倍。国际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国内旅游业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表9.1.1),河南旅游业正在由资源型优势向经济型优势转变中迈出关键的一步。

表9.1.1 河南省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简表

表9.1.2 河南及周边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及外汇收入对比表

(2)河南旅游业与周边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周边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997年河南省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仅占全国平均值的0.46%和0.79%。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占全国的7%和13%。表9.1.2列出了全国各地区近几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在全国同行业中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同样是内陆省份、同样是以历史人文旅游景观为主的陕西省相比差距更大。这与河南省全国交通枢纽、文物大省、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