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峰林、怪石、绝壁、云海、佛光、森林、灌丛、溪流、瀑布、长城及珍稀动植物景观。“白石晴云”为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
白石山的主要景观
奇峰林立
怪石棋布
极顶佛光
白云黑雾
彩林红桦
珍禽猛兽
长城原貌
溪流瀑布
白石山峰林——白石山峰林景观有四奇:
峰多: 在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山脊山谷峰多成丛、成簇。
壁峭:直上直下,有棱有角,陡直壁立,如刀削斧劈。
形异:如柱、如帆|、如笋、如剑、如人、如兽、如神仙鬼怪。
势险:有的上大下小,有的倾倒而不倒,有的状如垒块。
白石山最高峰白石顶,每年夏季出现佛光的机会较多。“佛光”出现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要求人所处的位置正好略高于云雾,又正好有太阳将人体的影子投射到云雾上,这样便可看到在人影的头部罩着一个七彩光环,正象佛教彩绘中佛顶的光环,光环随人的移动而移动,而且每个人只能看见自己的光环。
白石山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涵养水份较多,泉眼多出现于海拔1300米的高度范围内,一路奔流而下,在花岗岩的峡谷中穿行,跳跃为瀑,留涟为潭,西麓和南麓的峡谷瀑布各具特色,以西麓十瀑布峡的双龙瀑、飞龙瀑最为别致壮观。
长城从白石山北侧逶 通过,长约4000米,大部分敌楼和墙体保存完好,是全国长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段之一。“敌楼修在城墙外”是白石山长城的一“怪”,它反映了长城建筑因制宜的原则,只有实地观照周围情势,方领会其用意。
白石山之怪,或怪在其形,如坐佛石、象石、猪头石、人头石、蜗牛石、断剑石、将军石、,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或怪在其质,如馒头石、千层石、龙壁石,不同石质,情态各异;或怪在其位,如悬石,遗孑崖壁一小坎上,半身在外,似大声说话会被震掉。
“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说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巅也会有云盘绕,白石山多云雾是由白石山特殊的地质结构决定的。空气不断上升并有水气不断补充是形成云雾的条件。东南暖湿气流遇白石山爬升冷凝,并被拦贮在重峦叠嶂、溪瀑众多,水汽不断得到补充,从而极易形成云雾。
“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说,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巅也经常有云盘绕,白石山峰云组合,是涞源的第一大美景。其实从北麓看白石山顶有云盘绕时,往往南麓已是云雾堆积一片茫然了。因北来的气流往往占优势,白石山南的云雾难以越过山脊,往往在山顶上盘旋涌动。
云雾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试图越过山脊,冷、暖气流往往在晴云峰一线交锋。随着冷、暖气流强弱的变化,云雾时升时降,时进时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飞,奇峰忽隐忽现。尤其是当冷、暖气流强弱相当时,在山脊上方相互胶着,云头壁立,一边阴暗如晦,一边艳阳当空,一线两重天。“风云际会议”为白石山一大奇观。
云雾胜境属初霁
白石山之景,晴不如雨,雨不如雾,雾不如云。而云雾胜境当属雨后初霁:沟谷之中生出缕缕烟云,相继而行,袅袅上升,渐渐凝聚,成团成片,接着迅速弥漫,如万床棉絮,将谷壑填平,巨岩似浮岛,奇峰若仙山。其上天宇旷然,蔚蓝一色。
白石山为何山多白石
白石山因山多白石而得名。白石山的白石是如何形在的呢?岩浆侵入运动时,炙热的岩浆烧烤白云岩,使用白云岩发生重结晶等热变质,变成了晶粒均匀的洁白的大理石。但白石山顶部因距岩浆较远,炎候不够,虽了发生了热变质,但未形成纯大理岩,仍为层层叠叠的白云岩貌。
岩浆冷疑形成的花岗岩
岩浆拱起上边的地层后,破碎的地层经亿万年的流水刷和日晒、风吹的地层经亿万年的流水冲刷和日晒、风吹等风化作用,一点点被剥蚀掉,变成卵石、沙粒、土壤,冷疑在地壳浅部的花岗岩渐渐“破土而出”。花岗岩俗称“麻子石”。白石山下有这种岩体200多平方公里,被称为“司格庄岩体”。